格力集团突然换帅! 42岁少壮派邹晖接任董事长,珠海国资委背景引发关注。 而董明珠稳坐格力电器帅位,两大“格力”彻底分家,背后暗藏国企改革深意。
格力集团6月30日发布公告,邹晖正式出任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,接替前任康洪。 这一人事变动由珠海市委组织部直接任命,文件明确免去康洪的党委书记及董事长职务,标志着格力集团领导层完成新一轮更迭。
邹晖的履历充满“国资烙印”。 他生于1982年,本科学历,是典型的“80后”少壮派。 在掌舵格力集团前,他担任珠海市国资委党委委员、副主任,分管监督科、企业领导人员管理科等核心部门。 格力集团正是他此前在国资委负责联系服务的重点企业之一,被内部戏称为“自家人管自家事”。
在国资委期间,邹晖主导了多项国企改革关键任务。 2025年初,他推动珠海市国资国企数字化转型,提出“咨询+软件+数据+运营”的端到端服务模式,并成立国资数科公司提供技术支持。 他还联合市审计局出台监管协同办法,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,强化国资监管实效。
格力集团与公众熟知的格力电器完全是两家独立企业。 格力集团成立于1985年,是珠海市国资委100%控股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,定位为产业投资、园区开发和文旅休闲等领域的国资运作主体。 而格力电器(000651.SZ)是1991年从集团拆分出来的家电制造上市公司,以空调为核心业务。
股权关系揭示了两者的分离。 2019年,格力集团以416.62亿元向高瓴资本转让格力电器15%股权,自身持股降至3.46%,成为第四大股东。 此举彻底切断集团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,格力集团转型为纯财务投资者,格力电器则走向市场化运营。
董明珠的角色变迁是两家企业分治的关键注脚。 她曾于2012年至2016年同时担任格力集团和格力电器的董事长,但2016年10月被免去集团职务,仅保留上市公司职位。 2025年4月,她第五次连任格力电器董事长,薪酬达1437.2万元。 而格力集团此后历经周乐伟、康洪等三任董事长,形成“集团管资本、电器管制造”的格局。
此次换帅与珠海国企重组浪潮同步。 2025年5月,珠海科技产业集团揭牌成立,由格力集团与华发集团共同组建;珠免集团控股权划拨至华发,大横琴集团则无偿划转至珠光集团。 这一系列动作显示,珠海正通过资产整合推动国资向新兴产业集结。
格力电器近期也有高管变动。 2025年6月,其全资子公司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(格力芯片业务主体)发生工商变更:董明珠卸任法定代表人、董事长,由技术派高管李绍斌接任。 李绍斌是格力电器副总裁、正高级工程师,深耕技术研发超十年,此次交棒被解读为芯片业务转向技术深耕的信号。
格力集团的业务布局已全面转向投资领域。 其最新战略显示,集团重点布局新能源、半导体等新兴产业孵化,打造特色产业园区。 例如,通过旗下产业基金投资小米产业链企业,并参与珠海“菜篮子”民生工程,与格力电器的家电制造形成鲜明区隔。
财务数据印证两家企业的分化。 2024年格力电器营收1900亿元,空调占比78.54%,净利润322亿元。 而格力集团主要依赖投资收益,2023年通过出售格力电器股权等操作实现国有资本增值,但具体财务数据未公开。
品牌权属纠纷曾是两家企业的历史矛盾点。 2000年代初,格力集团授权小家电企业使用“格力”商标,被董明珠以侵权为由叫停。 最终格力电器收购集团旗下小家电公司股权并拿下商标所有权,为日后分治埋下伏笔。
珠海市对国企干部的年轻化意图明显。 邹晖以42岁年龄执掌正处级国企,而前任康洪1976年出生,上任时仅48岁。 在2024年珠海国资系统培训班上,邹晖曾强调干部需具备“抢的意识”和“快的速度”,呼应了市委“向新质生产力发力”的改革要求。
炒股杠杆网站.在线配资交易网址.申宝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